總的來說“無功補償裝置”就是個無功電源。一般電業規定功率因數為低壓0.85以上,高壓0.9以上。為了克服無功損耗,就要采用無功補償裝置來解決。
電力系統中現有的無功補償設備有無功靜止式補償裝置和無功動態補償裝置兩類,前者包括并聯電容器和并聯電抗器,后者包括同步補償機(調相機)和靜止型無功動態補償裝置(SVS)。
并聯電抗器的功能是:
1、吸收容性電流,補償容性無功,使系統達到無功平衡;
2、可削弱電容效應,限制系統的工頻電壓升高及操作過電壓。其不足之處是容量固定的并聯電抗器,當線路傳輸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時,會使線路電壓過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損耗,但若將其切除,則線路在某些情況下又可能因失去補償而產生不能允許的過電壓。
改進方法是采用可控電抗器,它借助控制回路直流的勵磁改變鐵心的飽和度(即工作點),從而達到平滑調節無功輸出的目的。
工業上采用
1.同步電機和同步調相機;
2.采用移相電容器;
目前大多數采用移相電容器為主。
無功補償對于降低線損有哪些作用?
電網的損耗分為管理線損和技術線損。管理線損通過管理和組織上的措施來降低;技術線損通過各種技術措施來降低。無功補償是利用技術措施降低線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時,做到無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則安排減少無功遠距離輸送。對各種方式進行線損計算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合理調整和利用補償設備提高功率因數。
1、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
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可以減少發電機送出的無功功率和通過線路、變壓器傳輸的無功功率,使線損大為降低,而且還可以改善電壓質量、提高線路和變壓器的輸送能力。
2、裝設無功補償設備
應當根據電網中無功負荷及無功分布情況合理選擇無功補償容量和確定補償容量的分布,以進一步降低電網損耗。
什么是無功補償?無功補償原理
交流電在通過純電阻的時候,電能都轉成了熱能,而在通過純容性或者純感性負載的時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說沒有消耗電能,即為無功功率。當然實際負載,不可能為純容性負載或者純感性負載,一般都是混合性負載,這樣電流在通過它們的時候,就有部分電能不做功,就是無功功率,此時的功率因數小于1,為了提高電能的利用率,就要進行無功補償。
電網中的電力負荷如電動機、變壓器等,大部分屬于感性電抗,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向這些設備提供相應的無功功率。在電網中安裝并聯電容器、同步調相機等容性設備以后,可以供給感性電抗消耗的部分無功功率小電網電源向感性負荷提供無功功率。也即減少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因此可以降低輸電線路因輸送無功功率造成的電能損耗,改善電網的運行條件。這種做法稱為無功補償。